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资格证 记住这个教学设计模板,考试多得20分!
记住这个教学设计模板,考试多得20分!
发表时间:2019-03-05 来源:山香教育官网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2020教师资格笔试备考群:点击进群,免费获取精品资料包(综合素质、保教知识、教育知识、学科知识)


离笔试考试还有4天,同学们每天都在问:教学设计怎么设计?教学过程太复杂不知如何下手?记住这个模板,考试直接套!学会多得20分!

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下教学设计题到底该怎么写?又包含哪些内容呢?

一个标准的、科学的教学设计书写内容及步骤如下:

(1)教学设计说明:写出本教学设计意图和整体思路(突出新课程特点);

(2)教学分析: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教学策略(或学法指导):选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媒体及板书设计;

(5)教学过程

(6)教学反思、评价

教学目标

0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字词),学生能够(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X自然段;掌握XX修辞手法),其实就是基础的知识,背诵一篇文章,牢记一个公式,理解一个概念……

0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合作学习或阅读、或分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0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学习...,学生能够...

通过探究学习杠杠原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主体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

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行为动词行为动词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根据课程标准中给出的行为动词进行使用。

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

比如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

叙述好有不同的层次

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过程和方法是什么

对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

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思维方法)

教学设计例题(语文)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去年的树

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要离开树,飞到南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

春天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来找她的好朋友了。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座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门回答说:“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在一盏煤油洒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以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 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2)为本课设计3组课堂提问并简要说明理由。(15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15分)

参考答案

(1)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研读课文,抒发感受。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信守诺言是多么高尚美好。

(2)

1.如果你是鸟儿,今年回来发现大树不见了,你会怎么做呢?(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问题)

2.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找一找鸟儿在寻找大树的途中都向谁询问了?画出他询问的句子。体会小鸟当时历尽千辛寻找好朋友的心情。找不到鸟儿,你心里怎么想的呢?

3.小鸟两次对这灯火“看了一会”,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设计理由: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角色扮演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利于学生体验小鸟当时的心情。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体会鸟儿在寻找树的过程中一次比一次着急、担心、难过的心情,实现对重点的突破。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切身体会真挚的友情,达到感情的升华。

(3)导入方法:歌曲和谈话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播放歌曲——《朋友》,紧随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感情较深厚的朋友?这个问题相信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各抒己见。

师再问:你们离别过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关于朋友离别的童话故事。

设计理由:小学阶段,学生对音乐一般都有浓厚的兴趣,所以,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有趣的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带入童话世界。同时,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友情,为学生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奠定感情基础。

2025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点赞

热门活动

在线客服

互动交流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 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

历年试题0元下载 历年试题卷12套 考前模拟卷12套
中小幼 科一科二
“码”上领取

高分吃“面” 试讲稿 说课稿
着装仪态 板书规范
“码”上测试分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版资料

确认登录 放弃离开
  • 山香微信客服平台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 招教历年试题
    (6大学科
    100套试题)

  • 入编资格测试
    (综合分析
    “码”上知晓)

版权所有:海南山香教育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6-2025 山香教育 All Right Reseverd 琼 ICP 备2022015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