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资格证 2019年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数学《成反比例的量》
2019年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数学《成反比例的量》
发表时间:2019-03-27 来源:山香教育官网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教学

内容

成反比例的量

时间

分配

讲授

练习

18分

22分

教学

理念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教学

目标

1.经历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过程,发现规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

准备

    实物投影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一说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变化规律。

2.举例说明。

如:每袋大米质量相同,大米的袋数与总质量成正比例。让学生说出相关的理由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反比例。两种量是什么样的关系时,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呢?

板书课题:成反比例的量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课文例题情境图。

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① 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

② 杯里水的高度不相同。

③ 杯子底面积小的,水的高度比较高,杯子底面积大的,水的高度比较低。

2)出示表格

高度/

30

20

15

10

5

底面积/2

10

15

20

30

60

体积/3

 

 

 

 

 

请学生认真观察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

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互相交流,说出有关变化情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板书配合说明这一规律:30×10=20×15=15×20=……=300

3)归纳反比例的意义: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明确说明反比例的意义,并板书。

板书出示: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4)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的式子可以怎么表示?

学生探讨后得出结果。

X×Y=K(一定)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举例说明。

3.你还有什么疑问?

如果学生提出表示反比例关系的图像有什么特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你知道吗”中的图像。

4.课堂小结:说一说成反比例关系的量的变化特征。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七第611题。

 

 

 

 

 

 

成反比例的量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X×Y=K(一定)

课总

后结

这节课的教学,教师放手让学生利用前一节课学习正比例的方法来进行自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讨、交流、观察,发现问题所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学习兴趣很高。

2025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点赞

热门活动

在线客服

互动交流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 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

历年试题0元下载 历年试题卷12套 考前模拟卷12套
中小幼 科一科二
“码”上领取

高分吃“面” 试讲稿 说课稿
着装仪态 板书规范
“码”上测试分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版资料

确认登录 放弃离开
  • 山香微信客服平台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 招教历年试题
    (6大学科
    100套试题)

  • 入编资格测试
    (综合分析
    “码”上知晓)

版权所有:海南山香教育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6-2025 山香教育 All Right Reseverd 琼 ICP 备2022015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