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资格证 【每日一练】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5月12日)
【每日一练】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5月12日)
发表时间:2019-05-12 来源:山香教育官网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1. 在教学中讲授“果实”的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的概念,这是运用了(  )。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2. 教学反思按照反思的对象和反思者的人数可分为纵向反思、横向反思、(  )和群体反思四个类型。

A.教学中反思 B.教学前反思 C.教学后反思 D.个体反思

3. 1897年,( )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早的公立小学堂。

A.盛宣怀 B.张焕纶 C.程庆魁 D.王有志

4. 在人类历史上,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   )。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育过程》

5.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连贯性原则

D.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6.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7.小明学习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只是他发觉知识学习过程本身就有乐趣。根据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自我效能感

8. 学生渴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属于(  )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求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9. 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

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B.维持班级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风

D.有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思想

10. 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或模式产生不同风格的教学计划,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能出现( )的课堂。

A.民主型 B.专制型 C.放任型 D.开放型

【参考答案解析】

1.B【解析】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2.D【解析】教学反思按照反思的对象和反思者的人数可分为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四个类型。

3.A【解析】l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早的公立小学堂。

4.A【解析】在人类历史上,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比外国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还早三百来年。《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书虽只有1229个字,却对教育的作用,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

5.D【解析】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关怀、热爱和信任学生,另一方面要对学生提出合情合理的要求。

6.D【解析】“平行教育影响”是马卡连柯(苏联杰出教育家和作家)的一个著名的教育方法:是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

7.A【解析】奥苏伯尔把动机分为三种: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

8. A【解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 期望的人物,题干中所描述的完全与自我需要的概念相符,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A。

9. A【解析】班级管理对于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 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主要的功能在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10. A【解析】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也就是说, 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 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 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基于建构主义的 教学设计出现的是民主型课堂。

2025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点赞

热门活动

在线客服

互动交流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 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

历年试题0元下载 历年试题卷12套 考前模拟卷12套
中小幼 科一科二
“码”上领取

高分吃“面” 试讲稿 说课稿
着装仪态 板书规范
“码”上测试分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版资料

确认登录 放弃离开
  • 山香微信客服平台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 招教历年试题
    (6大学科
    100套试题)

  • 入编资格测试
    (综合分析
    “码”上知晓)

版权所有:海南山香教育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6-2025 山香教育 All Right Reseverd 琼 ICP 备2022015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