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招聘 教师招聘考试百日万题计划Day3:教育与社会发展专项练习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百日万题计划Day3:教育与社会发展专项练习答案
发表时间:2019-07-13 来源:山香教育
  • 报名条件
  • 考试指南
  • 历年考情
  • 选课报班
专业老师在线答疑

推荐阅读:百日万题计划Day3:教育与社会发展专项练习答案

单选题

  1.参考答案:B

  【解析】抓住题干两个关键词:“社会”和“促进”。选项A体现教育内部作用,而非对社会的作用;选项C没有体现促进作用;选项D虽体现了促进作用,但属于教育对个体的作用。

  2.参考答案:A

  【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体现为: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教育发展具有持续性和继承性;教育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更新的功能等。选项A体现的是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3.参考答案:D

  【解析】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性质、教育的宗旨和目的、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的内容等。而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参考答案:B

  【解析】教育能控制人口的数量,一个国家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

  5.参考答案:D

  【解析】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教育通过传播科学,提高人们的一般科学文化素质,可以启迪人的民主意识和观念,从而推动政治民主化。教育还可以通过教育自身的民主化来养成年轻一代的民主意识和观念,因而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民主的教育也是政治民主化的孵化器。

  6.参考答案:B

  【解析】教育的经济功能之一,是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当人还未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时,他只能是一个可能的劳动力,要把这种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在现代社会主要是靠学校教育来实现的。马克思说:“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7.参考答案:C

  【解析】人口的年龄结构,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学校教育系统中的比例。就当前我国和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来看,人口对教育的压力集中在青少年的普及基础教育阶段,若干年后,将向专门教育的方面转化。随着终身教育的发展和世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人口老龄化的标准是61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老年人的教育问题又会突出起来。到那时,教育中各年龄阶段学校之间的比例显然会与现在不同,为青少年服务的普通教育的比例相对缩小,成年、老年教育的比例相对扩大。

  8.参考答案:A

  【解析】教育承担着培养劳动者的任务,教育是进行物质生产的要条件。如果教育不在生产活动之前培养好所需的劳动力,即使有了生产所需的设备和原材料,生产活动也是无法进行的。因此教育先行在一定的意义上是正确的,要的。

  9.参考答案:A

  【解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写在无锡东林书院的一幅对联,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认真读书,又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后半句体现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

  10.参考答案:D

  【解析】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科学包含在生产力中,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劳动者能掌握并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须依靠教育。

  11.参考答案:C

  【解析】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

  12.参考答案:C

  【解析】入学条件等级森严充分说明了受教育权的分配不平等。

  13.参考答案:C

  【解析】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制约了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和内容等,同时教育也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是经济发展的杠杆,这其实就是现代教育的生产性的体现。

  14.参考答案:B

  【解析】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也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设立什么样的学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比例如何,各种专业之间的比例如何,即培养多少劳动力,培养多少简单劳动力、多少复杂劳动力,都不是人们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都受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制约。

  15.参考答案:B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国家通过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16.参考答案:D

  【解析】教育优先发展有两个内涵:其一是从纵向上,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状态而超前投入;其二是从横向上,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故教育优先发展又可称超前发展或教育先行。

  17.参考答案:B

  【解析】题干中“化民成俗”和“建国君民”都是指治理国家和管理人民,是属于“政治”这个范畴内的概念,这两句话都阐述了政治与教育的关系。

  18.参考答案:B

  【解析】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一个国家的文盲率、义务教育普及的年限、高等教育普及的程度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较快,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较慢。

  19.参考答案:D

  【解析】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

  20.参考答案:C

  【解析】人力资本理论充分注意到人力资本对个人收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缺陷在于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其他筛选标准(如性别、年龄、种族、有无工作经验及教育程度等)。

  21.参考答案:D

  【解析】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落后于较为先进的生产力,教育的思想、内容、手段和方法等也往往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另一种是,在生产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下,由于文化交流、社会转型甚至传统的影响,教育的思想、内容甚至方法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教育相对于政治经济制度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教育的思想和内容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消亡之后,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仍然存在;另一种是,教育的发展超过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水平。

  22.参考答案:B

  【解析】学校本身就是文化传统的产物,它又是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的,是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的,它负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某些方面是文化精神、要求的集中体现。学校文化的这一特征,突出表现在它所使用的教材或者说传递的教学内容上。

  23.参考答案:B

  【解析】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却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传统学校教育是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传统学校教育存在着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

  24.参考答案:A

  【解析】同上。

  25.参考答案:D

  【解析】作为精神文化对教育的影响,直接的方面就是学校课程内容(各门学科),它正是文化的一部分。

  26.参考答案:B

  【解析】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包括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

  27.参考答案:C

  【解析】同上。

  28.参考答案:D

  【解析】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学生文化世界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的产物。它表现为与成人相异的一些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反映出其要求自主、独立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受教师的引导及家长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同着成人的价值观念。

  29.参考答案:B

  【解析】教育过程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它的首要任务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

  30.参考答案:A

【解析】教育的发展之所以要超前于经济发展,这是因为教育的周期性长,未来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须提前培养;在现代化的生产中,没有科学的知识,就不能从事生产和发展生产,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因而,经济要起飞,教育须先行。

多选题

  31.参考答案:AB

  【解析】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2)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32.参考答案:ABCD

  【解析】学生文化的特征:(1)过渡性。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产物。(2)非正式性。学生文化中蕴含着学生群体的价值和规范,这些文化特征构成一种“环境”,影响着处于这种文化情境中的每一个学生,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习得了这种文化。(3)多样性。学生文化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可能会因共同的种族、民族等特征,结成一个相对独立文化群体,也可能因为共同的经济背景而形成独特的社会阶层文化。(4)互补性。从整个学校文化来讲,学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是对学校文化的一种互补。(5)生成性。学生文化是一种在吸收成人文化的过程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动态的生活方式。

  33.参考答案:ABC

  【解析】教育作为文化形式,会反作用于文化整体,使自身体现出深刻的文化上的意义。(1)保存、传递文化是教育的基本职能。(2)教育可以传播外来文化,孕育、创造新文化,促进文化变迁。(3)教育可以整合、控制文化,使文化结为一体,增强文化自身的凝聚力。选项

  D是教育与文化关系的体现,不能反映出教育对文化的反作用。

  34.参考答案:ABCD

  【解析】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5.参考答案:ABC

  【解析】全球化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价值失范、认知缺失和工具理性的强化。

  36.参考答案:AD

  【解析】教育对经济的作用具有周期性长、发效性迟缓的特点。

  37.参考答案:ABD

  【解析】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

  38.参考答案:ABCD

  【解析】学校文化主要包括:(1)物质文化,空间物态形式,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主要有学校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2)制度文化(规范文化),主要指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主要包括教育方针政策、学校规章制度、管理体制、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2)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校园文化的,包括办学宗旨、教育理念、共同愿望、道德观念、共有价值观、校风、班风、教风、学风、校旗、校歌、校徽、校报等。可分解为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39.参考答案:ABCDE

  【解析】学生文化的成因包括:(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40.参考答案:ABCD

  【解析】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却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传统学校教育是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传统学校教育存在着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

简答题

  41.参考答案:

  (1)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2)教育是促进科技革命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能够直接生产科学技术。

  (3)科学技术的创新依赖于人才的创新,而人才的创新无疑依赖于教育。

  42.参考答案: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43.参考答案: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动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和利用。

  44.参考答案: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45.参考答案:

  (1)影响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

  (2)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

  (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4)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点赞

热门活动

在线客服

互动交流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 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码”上领取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码”上测试分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版资料

确认登录 放弃离开
  • 山香微信客服平台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 招教历年试题
    (6大学科
    100套试题)

  • 入编资格测试
    (综合分析
    “码”上知晓)

版权所有:海南山香教育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6-2025 山香教育 All Right Reseverd 琼 ICP 备2022015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