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图书勘误 >【勘误】2021版招教 高分题库 四川教育
【勘误】2021版招教 高分题库 四川教育
共勘误8
按勘误页码排序
按勘误时间排序
查找
  • 试卷第13页答案第15页 2021-04-01
    错误
    四、判断简析题  1.×
    更正为
    四、判断简析题  1.√
  • 试卷第21页答案第21页 2020-07-10
    错误
    1.√【解析】本题考查教师成长阶段的相关内容。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其中,准备期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的阶段,是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活动是学习,包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和专业阶段的学习。这个阶段教师素质的特点是:(1)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2)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具有一般化和表面化的特点;(3)形成了教师所需要的一部分独特的优势素质。
    更正为
    1.×【解析】本题考查教师成长阶段的相关内容。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其中,准备期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的阶段,是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活动是学习,包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和专业阶段的学习。这个阶段教师素质的特点是:(1)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2)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具有一般化和表面化的特点;(3)形成了教师所需要的一部分独特的优势素质。
  • 试卷第35页答案第37页 2021-02-07
    错误
    3.BCE【解析】A项采用的是启发性原则,D项是对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更正为
    3.BCDE【解析】A项中的老师在教学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求知欲,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故不选。
  • 试卷第81页答案第84页 2021-04-14
    错误
    36.ABCD【解析】元认知计划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更正为
    删去本题答案【试题部分无36题】
  • 试卷第85页答案第89页 2021-08-23
    错误
    4.×【解析】本题考查功能固着的内涵。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题干所述体现了功能固着对人的思维的消极影响。
    更正为
    4.√【解析】本题考查功能固着的内涵。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题干所述体现了功能固着对人的思维的消极影响。功能固着本质上是心理定势的一种。(具体参见边玉芳编著的《教育心理学》)
  • 试卷第93页答案第101页 2021-04-26
    错误
    3.ABD【解析】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要注意:(1)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外部无关刺激的干扰,应该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教学环境。(2)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3)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所以,答案选A、B、D三项。C项和E项属于教师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的方法。

    更正为
    3.AB【解析】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的方法包括:(1)在教学环境方面,应尽可能保持教室周围环境的安静,教室内部的布置要简朴、整洁,不要过多地装饰和张贴;保持教室内部空气清新、光线充足;课桌、椅高矮适合学生的身体高度;教师的服饰要适宜、举止言谈要朴实大方。(2)在教学方法上要尽量防止单调呆板,要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以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本身的兴趣。教学内容要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新颖性、科学性、系统性;教学形式和方法要做到多样性、灵活性和启发性;教师的语言应生动形象、简洁流畅、抑扬顿挫、快慢适中,能引人人胜;教态要自然,表情要丰富、亲切,富有感染力。适时地呈现直观教具,用感性形象吸引学生;在课堂秩序发生问题时,教师应用故意停顿和善意提醒取代强硬的批评,板书要整齐,字体要工整,还要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因此,A、B两项当选。C、D、E三项属于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的做法。(具体内容参见姬建锋、贾玉霞主编的《心理学》)

  • 试卷第113页答案第127页 2021-05-17
    错误
    3.BC【解析】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故A项说法有误。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故D项说法有误。E项属于《教师法》的相关规定。

    更正为
    3.BCE【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因此,A项错误。第十二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B项正确。第十四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C项正确。第三十一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D项说法错误。第二十八条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老师。E项正确。因此,答案选B、C、E三项。

  • 试卷第132页答案第147页 2020-07-22
    错误
    16.×【解析】多重趋避冲突,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趋避冲突是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题干表述体现的是趋避冲突。
    更正为
    16.√【解析】多重趋避冲突是指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该学生对于做三好学生产生既想又不想的趋避冲突,对向老师请教问题也产生既想又不想的趋避冲突。面对这两件事,该学生表现出的动机冲突是多重趋避冲突。
这里空空如也~
没有收录此页的勘误信息哟!您可以通过意见反馈来告诉我们
  • 山香微信客服平台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 招教历年试题
    (6大学科
    100套试题)

  • 入编资格测试
    (综合分析
    “码”上知晓)

版权所有:海南山香教育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6-2025 山香教育 All Right Reseverd 琼 ICP 备2022015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