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资格证 【每日一练】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5月15日)
【每日一练】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5月15日)
发表时间:2020-05-15 来源:山香教育官网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1.王老师认为成绩好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因此学生评价时只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优条件。王老师的做法违反了下列哪一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2.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教师( )。

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

B.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

C.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D.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

3.鲁迅先生这样描写陶行知先生的教诲生涯:“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这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陶行知是教师的表率,体现了爱岗敬业

B.陶行知是值得学习的,体现了关爱学生

C.鲁迅是优秀的人民教师

D.鲁迅的做法体现了为人师表

4.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 )。

A.心理正常的学生

B.存在心理问题但无力自我解决的学生

C.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

D.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

5.缺乏对他人的同情和关心,同时缺乏羞耻心和罪恶感,这种心理问题属于( )。

A.焦虑症

B.依赖型人格障碍

C.抑郁症

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6.陶行知的名言:“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所以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B.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所以教育工作不能“一刀切”

C.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所以教育工作要抓住关键期

D.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所以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

7.天赋优异的儿童,比较容易成才,而存在智力缺陷的儿童教育起来就比较困难,这说明( )。

A.遗传素质可以决定人的发展

B.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C.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D.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

8.尽管国家放开“二孩”政策,但是我国的生育率也没有得到显著提高,调查发现,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之一是教育程度的提高使得育龄妇女的就业机会提高,从而减少了生养子女的时间和精力。以上现象体现了( )。

A.教育影响人口分布

B.教育提高人口质量

C.教育改善人口结构

D.教育影响人口流动

9.“人皆可以为尧舜”教育就是修养、启发、唤醒和引导人的善性,以此立论为依据的教育观是( )。

A.内展说

B.塑造说

C.性善说

D.性恶说

10.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但又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做出不同的分析,下列属于人的生理发展的是( )。

A.机体的正常发育

B.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习得

C.思维、言语等认知的发展

D.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的掌握






【参考答案解析】

1.C【解析】教书育人里规定不能只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的标准。

2.C【解析】师德修养是随时代而变化的。

3.A【解析】爱岗敬业要求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案例“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体现的是陶行知先生的爱岗敬业。

4.A【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以正常学生(包括有轻度、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正常学生)为主。

5.D【解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二是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所以D项正确。

6.D【解析“立脚点上求平等”,是说起点一样,“于出头处谋自由”,是说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个别差异,给我们的启示是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即因材施教。

7.B【解析】遗传素质存在着个别差异,表现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感觉器官的结构和机能方面。这些差异是个性形成的生理基础,是人的个性差异的初原因。

8.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人口功能。首先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体现在教育改变人口的性别结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有利于人口的迁移,有助于城乡结构的改变。其次教育有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题干中描述教育使得妇女的就业机会提高,生育年龄也随之提高,体现的是教育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9.A【解析】(1)内发论(内展说)的主要观点: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以“性善论”为立论依据的一种典型的教育观是“内展说”。这种观点主张:在人的心灵中根本就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人皆可为尧舜”,教育就是修养、启发、唤醒、引导人的善性。诸如良心、同情、仁爱、正义等。(2)外铄论(塑造说)的基本观点: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性恶说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年)提出的一种对人性的看法。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因此本题选A。

10.A【解析】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发展三个方面。生理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身体方面的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人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精神方面的发展;社会适应发展是指人的社会属性的发展,包括社会知识和社会经验的掌握,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习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A选项有机体的正常发育是身体方面的发育,是人先天具有的,属于生理发展,B项属于个体的心理发展,C、D项是通过接触后天社会形成的,属于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因此本题选A。

2025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点赞

热门活动

在线客服

互动交流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 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

历年试题0元下载 历年试题卷12套 考前模拟卷12套
中小幼 科一科二
“码”上领取

高分吃“面” 试讲稿 说课稿
着装仪态 板书规范
“码”上测试分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版资料

确认登录 放弃离开
  • 山香微信客服平台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 招教历年试题
    (6大学科
    100套试题)

  • 入编资格测试
    (综合分析
    “码”上知晓)

版权所有:海南山香教育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6-2025 山香教育 All Right Reseverd 琼 ICP 备2022015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