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资格证 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测试题材料分析(四)
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测试题材料分析(四)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山香教育官网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全国教资备考群:1098976291(点击进群,群内定期分享教资备考笔面通关资料包,并有专业老师答疑解惑)


材料分析题

1.小荷是一个内向的孩子,平时在班上很少发言,偶尔被老师提问,反应也是很慢。一天放学的路上,小荷告诉爸爸一件事,说今天语文课上老师用“环”字提问组词,看谁组词多好。小荷想到一个很好的词语,于是拼命地举着手,希望老师能提问她。可是直到被提问到的同学们没什么新词语可回答时,老师也没有提问小荷。小荷想到的词语是“花环”,当时班里的同学都没有想到这个词语,她很希望老师提问她。爸爸看到小荷失落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第二天,小荷爸爸给老师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喊小荷的名字,给她发言的机会……

这则案例所反映的课堂教学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相悖之处是什么?

2.下面是甲、乙两名老师对《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教学处理,阅读后回答问题。

甲老师组织学生读完课文后,根据课文内容讲解荔枝的特征,从干荔枝讲到鲜荔枝,把其中的一些概念如“果肩”等一一进行补充讲解。教师不停地讲,学生不停地记,一节课下来,学生记住了大量关于荔枝的知识。

乙老师首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然后请吃过干荔枝和鲜荔枝的同学谈自己的认识,后每名学生都发了干荔枝和鲜荔枝;学生都很兴奋,教师示意学生安静,要求学生剥开荔枝进行比较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对照实物读课文;后完成一篇短文《我所知道的荔枝》。

(1)以上两则教学处理各有什么特点?(7分)

(2)从教学理论特别是新课程理念看,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8分)

3.日前,频发的校长性侵学生、教师体罚学生、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及违反教育规律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等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教师素质问题的广泛关注。

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分析案例中的校长和教师违反了哪些要求并加以解释。



材料分析参考答案

1.(1)新课程的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好的教育。

(2)案例中的小荷由于“内向”“平时在班上很少发言”,偶尔被老师提问时“反应很慢”而被老师忽视,在平时的课堂中获得发言的机会很少,小荷也因此很失落。案例中的教师没有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做法很明显的没有与新课程的理念相契合。教师应该学会关注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做到尊重、关注每位同学的发展与进步。

2.(1)从特点看,甲教师的教学处理是一种传统的教学处理方法,按部就班、条分缕析,特别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乙教师的处理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具有较大的创新性,这是新课程改革中产生的一种生活化教学,重视学生的主观体验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不追求知识的完整,注重学生在观察体验中感悟。

(2)从语文教育学的有关理论来看,虽然这两种教学处理具有共同的优点,例如,目的性明确、教学环节清楚、教师主导作用明显、紧扣教材。但相比之下,乙教师的处理要优于甲教师的处理。理由如下:

①甲教师的处理过程机械,形式单一,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乙教师的处理则形式灵活,丰富多变,因此,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甲教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知识传授者,因此,注重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结果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乙教师则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引导者,达到了“导而弗牵”的要求,通过体验式活动的设计,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③甲教师只注重知性(理性)知识分析传授,学生接受性差,即使接受了,也不可能达到内化的程度,且所接受的知识缺乏语文价值;乙教师则注重对学生感性或直觉的培养,通过感性的认识活动,帮助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兴趣,获得对对象的完整的认识和深刻的体验。

④甲教师的处理,只将课堂教学停留在书本中,只要求学生带耳朵听讲,导致学生眼界狭窄,能力匮乏;乙教师则将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自己去品味探索,研究判断,不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也拓宽了学生的学习天地,不但帮助学生更确切地了解说明对象,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验。

⑤甲教师的教学处理缺乏师生沟通的基础;乙教师的处理则能强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融合。

3.(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教师应具有的职业道德有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案例中所涉及的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有爱国守法、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

(2)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国守法要求教师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案例中出现的“校长性侵学生、教师体罚学生”的事件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的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人格,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3)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关爱学生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权益,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案例中“教师体罚学生”的做法不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

(4)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案例中教师“违反教育规律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是违背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的表现。

(5)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案例中涉及的有偿家教行为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要求。

2025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点赞

热门活动

在线客服

互动交流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 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

历年试题0元下载 历年试题卷12套 考前模拟卷12套
中小幼 科一科二
“码”上领取

高分吃“面” 试讲稿 说课稿
着装仪态 板书规范
“码”上测试分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版资料

确认登录 放弃离开
  • 山香微信客服平台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 招教历年试题
    (6大学科
    100套试题)

  • 入编资格测试
    (综合分析
    “码”上知晓)

版权所有:海南山香教育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6-2025 山香教育 All Right Reseverd 琼 ICP 备2022015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