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资格证 【每日一练】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2月2日)
【每日一练】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2月2日)
发表时间:2021-02-02 来源:山香教育官网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单选题

1.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主张的人民教育家是(  )

A.蔡元培

B.陶行知

C.杨贤江

D.晏阳初

2.自然常识课上,教师通过做水加温和降温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这种教学方式是(  )

A.讲授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谈话法

3.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经过多次的培养和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  )

A.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B.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D.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4.杨林同学是某校的应届毕业生,在校园双选会上,他同时接到五家单位的招聘意向,面对多种选择,举棋不定。这种冲突是(  )

A.趋避冲突

B.多重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趋冲突

5.人类所特有的需要是(  )

A.物质需要

B.精神需要

C.生理需要

D.安全需要

6、简答题

简述性格的结构特征。






【参考答案解析】

1.B【解析】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2.C【解析】演示法是教师配合讲授和谈话,通过给学生展示实物、教具,演示实验或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题干中,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来学习水的“三态”变化,运用的教学方法是演示法。

3.A【解析】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要求在品德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中不要操之过急,要经过多次的培养和矫正训练。

4.B【解析】多重趋避冲突,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5.B【解析】精神需要是指人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求,如对知识、文化艺术的需要等。它是人类特有的需要。

6、简答题

简述性格的结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 ☟ 

扫码添加全国教资微信群

获取更多考试资讯和海量备考干货

2025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点赞

热门活动

在线客服

互动交流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 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

历年试题0元下载 历年试题卷12套 考前模拟卷12套
中小幼 科一科二
“码”上领取

高分吃“面” 试讲稿 说课稿
着装仪态 板书规范
“码”上测试分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版资料

确认登录 放弃离开
  • 山香微信客服平台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 招教历年试题
    (6大学科
    100套试题)

  • 入编资格测试
    (综合分析
    “码”上知晓)

版权所有:海南山香教育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6-2025 山香教育 All Right Reseverd 琼 ICP 备2022015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