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参与教育活动,以期自身在语言、知识、智慧、学业、品德、审美和体魄等方面获得发展的人指( ) 
	A.教育者 
	B.教师 
	C.受教育者 
	D.学生 
	2.为了培养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城南小学的语文小组定期举办“汉字听写大赛”。这种活动属于( ) 
	A.学科活动 
	B.科技活动 
	C.文体活动 
	D.主题活动 
	3.当同学们获悉本班取得学校合唱比赛第一名的成绩时欣喜若狂,这属于(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4.下列观点不属于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的是( ) 
	A.学习存在着最佳期 
	B.发生认识论 
	C.最近发展区学说 
	D.智力发展内化说 
	5.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类比法”,刘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用自己的话解释类比法”“找出课文中运用类比法的句子”。这说明教学目标应该( ) 
	A.能够表述教师的做法 
	B.能够明确观察和测量 
	C.紧扣课文内容 
	D.适当脱离课文内容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性 
	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力 
	C.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实施的唯一力量 
	D.任何情况下法的实施都必须借助于国家强制力 
	7.下列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 
	A.县人大常委会 
	B.县人民法院 
	C.县人民检察院 
	D.县司法局 
	8.汉乐府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的艺术成就,并为历代文人所推崇。“乐府双璧”是指《木兰诗》和( ) 
	A.《长歌行》 
	B.《孔雀东南飞》 
	C.《秦妇吟》 
	D.《陌上桑》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C【解析】题干所述指的是教育要素中的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既包括在校学习的学生,也包括各种形式成人教育中的学习者。因此,D项不选。 
	2.A【解析】学科活动是以学习和研讨某一学科的知识或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这类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学校应高度重视,分科组织落实。语文小组定期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属于学科活动。 
	3.B【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剧烈的悲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 
	4.B【解析】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学说,认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C项不符合题意。维果斯基认为学习存在着最佳期。儿童在学习任何内容时,都有一个最佳年龄。A项不符合题意。内化说是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内化是指将外部实践活动转化为内部心理活动的过程。D项不符合题意。“发生认识论”是皮亚杰的理论核心。B项符合题意。 
	5.B【解析】题干中刘老师陈述教学目标所用的描述语言具有清晰性,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这说明教学目标应该能够明确观察和测量。 
	6.A【解析】法本身只具有国家强制性,不具有国家强制力。故B项错误。国家强制力是法的最后保证手段,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借助国家强制力。在一定程度上,法的实施还要依靠社会舆论、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等多种手段来保证。故C、D项错误。 
	7.D【解析】县人大常委会属于立法机关,县人民法院和县人民检察院属于司法机关,县司法局属于行政机关。故选D。 
	8.B【解析】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这两首诗歌都是叙事长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https://www.shanxiangjiaoyu.com/zixun/20220507/14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