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资格证 【每日一练】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11月8日)
【每日一练】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11月8日)
发表时间:2023-11-08 来源:山香教育官网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选题

1.14世纪欧洲学校的课程有算数、几何、天文等,到16世纪增加了地理和力学,17世纪又增加代数、三角、物理和化学等。这说明对教学内容变化产生影响的是(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上层建筑

D.政治经济制度

2.目的游离模式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  )

A.以目标为中心

B.计划背景

C.课程计划

D.计划实际的结果

3.中学生的情绪特点是(  )

A.情绪激荡,易动感情,也容易被激惹

B.情绪的冲动性减弱

C.情绪情感的社会性成分开始增加

D.情绪的两极性减少

4.教育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应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避免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应遵循(  )原则。

A.客观性

B.发展性

C.理论联系实际

D.教育性

5.小贺在某次考试中考到了班级第一名,她认为这次能考这么好主要是因为运气好,很多不会做的题目都蒙对了。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  )的归因。

A.不稳定、外在、不可控

B.不稳定、内在、可控

C.稳定、外在、可控

D.不稳定、外在、可控

二、辨析题

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样本容量越大越好。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A【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2.D【解析】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他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3.A【解析】中学生的情绪反应强烈,易动感情。他们常常因为一点小事情,或者振奋,显得激动、热情;或者动怒、怄气,与人争吵,甚至打架。有时会转向一种反面,变得泄气、绝望。

4.D【解析】教育性原则(道德性原则)是指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应能促进被试心理的良性发展,这是所有关于人的心理学研究中都应遵从的一个基本伦理道德原则。

5.A【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人经历过事情的成败归结为六种原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又把上述六项因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题干中小贺将自己取得班级第一名归因于运气,这一因素是不稳定的、外部的和不可控的。

二、辨析题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我们强调样本容量必须足够大,并不等于说样本容量越大越好。这不仅是因为大容量样本在抽取时会遇到很多实际困难,还因为过大的样本数量使得研究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增大,从而降低了研究效率。此外,有的研究项目不需要很多的样本。所以,我们应该做到的是:选好足够代表总体的样本并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来对总体特征进行研究,即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样本。故样本容量并非越大越好。

2025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点赞

热门活动

在线客服

互动交流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 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

历年试题0元下载 历年试题卷12套 考前模拟卷12套
中小幼 科一科二
“码”上领取

高分吃“面” 试讲稿 说课稿
着装仪态 板书规范
“码”上测试分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版资料

确认登录 放弃离开
  • 山香微信客服平台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 招教历年试题
    (6大学科
    100套试题)

  • 入编资格测试
    (综合分析
    “码”上知晓)

版权所有:海南山香教育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6-2025 山香教育 All Right Reseverd 琼 ICP 备2022015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