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资格证 2024年教师资格证笔试:作文和热点素材——创新
2024年教师资格证笔试:作文和热点素材——创新
发表时间:2024-02-27 来源:山香教育官网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创新】

一、主题解读

创新,就是走前人未走的道路,干前人未干的事业。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更要导之以“创”。它是要在全面优良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迸出智慧的火花。从这种意义上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

二、相关素材

(一)名言警句

1.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江泽民

2.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卓别林

3.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钱学森

4.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高尔基

5.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海尔集团

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7.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8.现在的一切美好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穆勒

9.创新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贝尔

1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二)名人案例

1.【齐白石】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的不同于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风格再度变化。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2.【爱因斯坦】1900年,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这一发现却破坏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于是他最终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从此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后来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权威。

3.【孔子】2500多年前,孔子在我国历史上首创私学,兴修教育,打破了古代中国“学在官府”的局面。他所提倡和切身践履的有教无类、终身教育、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等教育思想,在当时领社会风气之先。在今天也属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创新之举。

4.【商鞅】战国时期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5.【袁隆平】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三、作文

实施创新型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创新及创新型教育已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已充分认识到创新型教育对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如何实施和推进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论点)

首先,教育的思想和理念需要创新。(论据1)因为思想理念是一切行动的决定性因素,在教育工作中,思想理念尤为重要。人民教师作为创新型教育的实施者,必须积极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确立与时代相适应的观点和理念。从新的教育观来看,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内容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用教育理念的知识点表述,更具有科学性)从新的人才观来看,不仅考上大学的学生是人才,而且只要是个性得到发展和完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并能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适合各个领域需要的人才。从新的教育质量观来看,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即教育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人的素质,并通过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分论段1)

其次,教师的素养需要创新。(论据2)没有创新素养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教育既有传递性又有创新性。教师要有强烈的创新欲望,能创造出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具有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的艺术,具有基本的教育科学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不仅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而且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分论段2)

再次,教育的内容需要创新,(论据3)包括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型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等。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传授知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这一模式下,教学过程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型教育教学的模式则是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知识内容陈旧,重理论、轻实践,缺少灵活性,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失去了对知识的自悟。因此,实施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我们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三个层次上着手来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学生的科研实践活动,将创新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分论段3)

最后,需要营造创新型教育的良好氛围。(论据4)好的环境才会有好的发展,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机关要转变过去的职能和作风,改变旧的思维定势,实施学校特色建设工程,指导校、系从各学科建设的实际出发,选准改革的突破口。同时,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速教育设施建设和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为信息化远程教学创造条件。(分论段4)

作为国力竞争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一代新人,这才是创新教育的意义所在。(结尾首尾呼应)

画龙点睛:

1.文章以“实施创新型教育”为论点,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实施,条理清晰,论据放在句首,易于阅卷老师把握。

2.文中使用了一些综合素质第一模块“教育理念”中的知识点,使得论据更具有科学性。小编提醒大家,文章中“从教师角度阐述该怎么做”这一部分可以适当使用教育理念、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保教知识与能力中的相关知识点哦。

3.文章处处联系一线教师实际,展现了考生作为预备教师的信念和专业。

2025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点赞

热门活动

在线客服

互动交流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 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

历年试题0元下载 历年试题卷12套 考前模拟卷12套
中小幼 科一科二
“码”上领取

高分吃“面” 试讲稿 说课稿
着装仪态 板书规范
“码”上测试分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版资料

确认登录 放弃离开
  • 山香微信客服平台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 招教历年试题
    (6大学科
    100套试题)

  • 入编资格测试
    (综合分析
    “码”上知晓)

版权所有:海南山香教育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6-2025 山香教育 All Right Reseverd 琼 ICP 备2022015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