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资格证 【每日一练】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6月3日)
【每日一练】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6月3日)
发表时间:2024-06-03 来源:山香教育官网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选题

1.常老师经常利用周末向农民请教农业知识、看科普书籍,并把这些内容融入到教学中,还印成小册子分发给同事。这说明常老师具有(  )

A.课程研发的意识

B.校本教研的意识

C.课程评价的意识

D.校本培训的意识

2.王某在某县中学担任英语老师期间通过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英语老师不足为由不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的权利为由提起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3.下列教师行为正确的是(  )

A.以命令者的身份要求家长配合

B.与同事团结协作、取长补短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4.造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B.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C.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D.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5.PowerPoint中的母版用于设置文稿的预设格式,它实际上是一类幻灯片的样式,改变母版会影响基于该母版的(  )幻灯片。

A.当前

B.每张

C.当前幻灯片之前的所有

D.当前幻灯片之后的所有

二、写作题

材料1:钱老去世以后,许多人问我们:钱老有什么遗言?并希望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写一篇“钱学森在最后的日子”的文稿。我们已告诉大家,钱老去世时很平静安详,他没有什么最后的遗言。因为在钱老去世前的一段日子,他说话已经很困难了。我们可以向大家提供的,是钱老最后一次向我们作的系统谈话的一份整理稿:钱老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那是于2005年3月29日下午在301医院谈的。后来钱老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包括在一些中央领导同志看望他时的谈话。那都是断断续续的,没有这一次系统而又全面。今天,我们把这份在保险柜里存放了好几年的谈话整理稿发表出来,也算是对广大读者,对所有敬仰、爱戴钱老的人的一个交代。

今天找你们来,想和你们说说我近来思考的一个问题,即人才培养的问题。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什么“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材料2:创新是新世纪的时代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呼唤,是继承传统教育,教学理论、方法的发展和把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融为一体教书育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伟大工程。

以“创新”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论点鲜明,有说服力;(2)论据充分,论证方法得当;(3)富有逻辑性。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A【解析】农业知识本不在学校课程系统内,但常老师把农业知识融入到教学中,说明常老师具有课程研发的意识。其他三个选项都是在学校原有的课程基础上进行的,而不是研发新的课程。

2.A【解析】当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应该向主管学校的教育行政机关提出申诉,因此王某需要向当地县教育局提出申诉。

3.B【解析】家长也是教师工作的合作伙伴,教师与家长之间应该互相尊重,教师不能以命令者的姿态要求家长,A项错误。教师之间应互相尊重、团结协作、相互学习,B项正确。教师要学会调适情绪,不能将生活中的不愉快带入课堂,甚至发泄在学生身上;教师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有所偏袒。

4.A【解析】因为山体高度的存在,使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0.6℃,所以山上的温度低于平原地区。故选A项。

5.B【解析】母版用于设置演示文稿中每张幻灯片的预设格式,所以改变母版格式会改变基于该母版的每张幻灯片的格式。

二、写作题

让创新之花永绽

如若人生是一片汪洋大海,那么,创新就是滔滔激流,只有不断地击打着海岸才能永不枯竭。

——题记

有人说,第一个用鲜花来比喻少女的人,被誉为天才;第二个套用比喻的人,则被讥为庸才;第三个仍用此比喻的人,就被斥为蠢材了。这种说法未免夸张至极,但从中赞叹创新思维的想法却是无可厚非的。

创新并非遥不可及,只是人们不愿踏出第一步,不愿触碰它随之的辉煌。往往我们选择与它擦肩而过,背道而驰,仅仅获得短暂的荣耀,却因此背负种种枷锁……

创新真的那么难吗?其实在我看来,非也!需要细心观察。

同样被野草划伤,我们会粗鲁地将它拦腰折断,而鲁班却选择弯下腰来仔细的观察,从而发现野草上布满许多细小的齿。顿生灵感,通过一次次的实验,发明了锯,为人类的发展进程创造财富。这就是创新!用心观察生活中每一件事。

然而仅凭用心是不够的,勇于尝试也是创新必不可少的法宝!

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先生,刚入学时成绩不好,他认真改进学习方法,勤奋努力,最终在第二学期取得了好成绩。后来他出国留学,导师在做一项极为艰难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其他国家的学生都不敢尝试,只有童第周认真学习,改进方法与技术,完成了实验,为后来的人们开辟了道路。

创新还需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变革!

齐白石懂得创新,他从小便对画画有着浓厚兴趣,因而自学成了历史上的一大画家。但他并不因自己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不屑一顾”,而是不断汲取名家的长处来填补自己的空白,充实自己。时代不断在变,而他的画风也在不断的改变中发展,甚至绘画水平也在一次次的改变中突飞猛进,因而他的一生五易画风。正是因为这一次次的成功使他将之转变为迫切的进取心与创新精神,为后代所熟知,为世人所景仰。

创新又不是所谓的闭门造车,不是仅靠自己凭空臆造,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的成果。正如17世纪的英国科学巨匠牛顿,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的三大定律,所谓的成就创造无不令人惊叹。可当别人问及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果骄人的成绩时,他说:“如果说我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虽然这带有谦虚之意,但细细想来,正是伽利略夜观星空多年研究天体的运行规律,才减少了牛顿成功道路上的荆棘。

创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所需要的精神。有了创新,可以搭载莱特兄弟的飞机冲入云霄展望世界的美好;有了创新,可以与爱迪生在微微灯光下侃侃而谈;有了创新,可以和乔布斯一起发现苹果的魅力……

让我们在创新中遨游世界,体验不同的人生,让创新之花永绽!

2025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点赞

热门活动

在线客服

互动交流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 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

历年试题0元下载 历年试题卷12套 考前模拟卷12套
中小幼 科一科二
“码”上领取

高分吃“面” 试讲稿 说课稿
着装仪态 板书规范
“码”上测试分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版资料

确认登录 放弃离开
  • 山香微信客服平台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 招教历年试题
    (6大学科
    100套试题)

  • 入编资格测试
    (综合分析
    “码”上知晓)

版权所有:海南山香教育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6-2025 山香教育 All Right Reseverd 琼 ICP 备2022015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