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资格证 【每日一练】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7月1日)
【每日一练】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7月1日)
发表时间:2024-07-01 来源:山香教育官网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选题

1.教学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注意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这体现了学生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

B.稳定性

C.不均衡性

D.整体性

2.将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设计

D.课程类型

3.考试时想不起来的知识,一出考场却想了起来。这种遗忘称为(  )

A.干扰抑制

B.部分遗忘

C.永久性遗忘

D.动机性遗忘

4.(  )就是要训练学生对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A.生成性学习

B.组织策略

C.主题纲要法

D.符号纲要法

5.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需要关注的应该是(  )

A.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B.减少课堂混乱

C.听课的效果

D.家长的意见

二、材料分析题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D【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整体性对教育的要求是:(1)教学应该面向学生的整个身心;(2)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性,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注意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2.C【解析】课程设计的实质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安排课程中的各种要素,从而形成特殊课程结构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课程设计看作课程的基本理论向课程实践转化的中介、桥梁。

3.D【解析】压抑(动机)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经常发生)就属于这种类型。

4.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生成性学习的概念。

5.A【解析】研究发现,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主要关心的是减少课堂混乱。其实,分配学生座位时,最值得教师关注的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

(1)这种教法主要是依据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机械识记是指只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以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如对无意义音节、地名、人名、历史年代等的识记。这种识记具有被动性,但它能够防止对记忆材料的歪曲。意义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所进行的识记,它是学生识记的主要形式。在意义识记中,理解是关键。

(2)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

2025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点赞

热门活动

在线客服

互动交流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 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

历年试题0元下载 历年试题卷12套 考前模拟卷12套
中小幼 科一科二
“码”上领取

高分吃“面” 试讲稿 说课稿
着装仪态 板书规范
“码”上测试分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版资料

确认登录 放弃离开
  • 山香微信客服平台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 招教历年试题
    (6大学科
    100套试题)

  • 入编资格测试
    (综合分析
    “码”上知晓)

版权所有:海南山香教育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6-2025 山香教育 All Right Reseverd 琼 ICP 备2022015921号